毒,身体的百病之源
毒,身体的百病之源
—— 论毒的来源及对身体的危害
汉 夫
中国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一直有这样一些观点,即有的观点认为,我们的身体是客观存在毒的,我们之所以得病,这跟我们的身体存在毒有关;一些观点认为,人体根本就无毒一说,有的毒只不过是“行医”者本人的观点或学术争辨依据而已;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毒”也许有,只是又给“它”定义了另外的名义……是是而非,难以一时说清,就身体是否有“毒”而言,作者是有自己的观点的,先就身体有毒,如,如下说。作者将“毒”分为八类,第一次提出将由“毒”导致的人体感知不适和疾病进行了列举,给我们莫大的启示。
人的健康和“毒”密不可分,正是各种各样的“毒”的存在才导致人体各种疾病的产生及侵袭,这也才是人们感到“不适”和各种“疼痛”的总根源及知觉表现。那么,什么又是“毒”呢?说白了,“毒”就是一种“根植”于人体体表皮肤和“体内”五脏六腑及肌肉血脉的“有害毒素及垃圾”本身及衍生物。人体不管是体表暴露部位还是“体内”部分,都在一定程度地受着“毒”的侵蚀,也正是被这些“毒”的侵蚀,我们才会感觉身体不适,或疼痛,或病重,或死亡。下面,就这些“毒”而进行分析,试图找准机理,辨证施治。
一、皮毒。顾名思义,是皮肤之毒。皮肤之毒多生于外皮之表,或外皮组织与肌肉组织相连之处。表现呈皮表和组织青、红、紫、暗、疹、癣、疣、癫、肿、脓、疮等状,或痒,疼,或脓肿出水等物。这类证,多由“风毒”、“饭毒“、“湿毒”、“血毒”、“邪毒”等引起,属祖国医学外感“风邪”的一种,也是外侵之“毒”,如传统认为的“肝炎”类病、“脑炎”类病、“肺痨”类病,还有一些传统认为“中毒”类的病等,及一般认识的传染病,如现流行的“新冠病毒”就是这类,还有以前的“SARS病毒。这类病毒的感染性极强,传播速度也快,尤其公共场合或人员聚集处,人员众,风险大;一般均要全民对之。“邪毒”和“风毒”及“血毒”、“饭毒”是主要原因,也有另外的,排查是要。首先杜绝传播与感染是防治的要法,其次才是治疗;再就是辨证施治,对之。黄帝不治已病治未病,应一防为主,治只辅之。当为效。
二、风毒。顾名思义,由一切外风及寒而引起的感知不适和疾病。风即外界环境因素造成的的自然或人为环境因子,多为不可控因素和人为干预,它所带来的人体感知和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健康。故风毒有风自身直接导致的人体感知不适和疾病;也有因风的作用力改变的环境状态;还有因风的作用力将外来异物吹入人体所导致的感知不适和疾病;这些当是风毒的直接危害。风毒的字面意思大家好理解,风与毒接合,就成了风毒。这主要有一些呼吸类病、皮肤类病、风寒类病、干湿类病、冷暖类病等,使得一些人感知不适和疾病加重,但一般认为,通过休息和环境改变及增强自身免疫力的方法,如锻炼和健康饮食就能慢慢调理过来;当然,也有一些人是要通过治疗才行的,才能痊愈。
三、湿毒。湿毒一句话,通常意义上也就是人们身体受湿,或潮湿侵袭而遭遇的感知不适和疾病。身体受湿的状态较多,如淋雨、闷热、闷汗、吹空调、不运动、长期接触潮湿或污浊环境等,都可能导致湿毒的产生或由此疾病染身。或可这样讲,湿毒就是体内湿气蕴积过多而没有及时排出,或长期疲劳导致新陈代谢能力下降,乃至长期不良生活习惯蕴积在体内形成湿气,这种湿气遇热则成湿热;遇寒则成湿寒。而针对法不对,则难以根除。湿毒有普通湿毒和顽固性湿毒两种,普通湿毒则没现于表,反之顽固性湿毒。需要提示的是,本湿毒是“湿疹”而又非“湿疹”,是字面“湿毒”的意义所指。
湿毒由湿而致毒,是身体湿气不得外泄而生毒,故有效排除湿毒就成为预防或治疗疾病之效,法虽多,导引术和锻炼应是可取之,不仅排毒还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机能;其次,饮食疗法也很重要,茶疗是其一,其二如合理得法饮食;再次,用药膳或药治疗。湿毒少运动为主证,导引术和运动加茶排汗优于它法,今岁无妨,多是由此起。湿气之人,多面容憔悴、皮肤暗淡、头疼头晕,或舌苔厚膩、肥硕齿状,又舌干舌燥、口苦口臭、嗓子恶心,还黄油黑头、痰多咳嗽、发屑多油、皮肤浮肿、眼袋下垂、疲倦嗜睡、头晕鼾雷、没有食欲、无精打采、困乏无力、关节疼痛等,这些多是毒素蕴积导致的气血乏力、经络受阻,或运行不畅等而出现的症状,也会使水湿上泛、消化不良、大便黏膩,上火便秘,或泄泻等状,甚至出现既怕冷又怕热的一些症状,这些均可引起或诱发全身疾病,故祛湿是要。
四、寒毒。寒毒又分湿寒和冷寒,冷寒即干寒。寒毒简而言之说,就是身体受寒,或由体内寒气凝结而成的毒素而致的感知不适和疾病。寒毒一般意义上常给人们带来威胁的一些疾病是呼吸类疾病、关节类疾病、胃肠类疾病、冷暖类疾病等,这些疾病常因寒毒的存在而诱发或复发。治疗寒毒的效验法是祛寒,即把体内寒气祛除,有驱寒、祛寒、除湿、暖寒、捂寒等法,不胜举,多效。民间尤其对一些冬季常因寒毒而诱发或复发之病,多用“避”寒之法或人控除之,也或夏季伏天治之,或效。对体内寒毒治之以祛寒为要,方法如发“汗”散寒,或改善环境,或温“肺”祛寒,或暖胃祛寒;也可据证而施,采用凉血解表之法,尤对一些湿寒常用此法效。上法,体练最佳,食调次之,改善环境及用药是法。
五、血毒。血毒就是血液中有“毒”素,这“毒”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体外之毒,二是身体垃圾。体外之毒常以“中毒”、“食毒”、“饭毒”、“染毒”、污浊之气、环境污染等染疾而感知不适和疾病;体内垃圾多因膳食不合理或个体偏好及生活工作方式有误而造成。身体垃圾之毒,是一种慢病,也是身体亚健康状态的体显或表现,说白了也就是体内自由基过多或因自由基过多所造成,其膳食和不锻炼是主因,改善饮食结构是法,此外还要清理血液系统,及加强锻炼以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以抵御各种疾病的发生。
血毒的表现常于体表,因症呈现大不同,或偶有感知不适;或体表皮肤或白或黄或红紫或暗黑,轻者或偶有头疼,或鼻嘴出沫、血;或出血而不能言之,或即死。血毒能诱发急、慢性病的发作,这一点要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急死及神经系统病变、心脑血管器官病变、肝肾功能病变等,且要慎之又慎。对体外之毒,医治以医效,而体内垃圾应以食为要,调理是法;锻炼辅之,改善体质,否则用药,不得为之。
六、饭毒。饭毒,说白了其实就是饭中有毒或异物,或说食物中有急性发作的毒素部分或是蕴积一定的毒素。把故意人为的毒素和食物中毒除外,一定蕴积的毒素部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也是一部分毒素进入我们体内蕴积成毒而诱发身体器官病变的根本之源。如何人为控制它们的进入?一句话只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个关口,才能真正预防病从“口入。这也是当今人们格外重视吃的东西含“农残”、“药残”是否超标及有无“致畸”致“突变”和“致癌变”元素等的重要原因。
这样就可以肯定地说,一部分毒素是我们“主动”“吃”进“肚子”里的,如何防范“吃进”“肚子”里的毒素,还有一些“毒素”就是使得体内自由基生成及堆积的因子,就成了我们今天食选的关键,这也是防治“亚健康”疾病的根本点。故,饭毒这几个部分甚是关键,人为除外,食物中毒和“饭”中有毒及“垃圾食品”就成了根本。
七、邪毒。邪毒是一种病毒,或说它可包含一切病菌、病毒及毒素还有一般肉眼看不到、也很难说清的“暗物质”等。它很邪,故称“邪毒”,有一些“毒素”与身体的“五脏六腑”及“精血”和“经络”皮肤肌肉骨骼相联系,故很难说清。这些均是认识“邪毒”的根本,它也是“邪毒”本身所在。
它多以“邪”而名,就多表现为我们看不到的“暗物质”,如一种气态、一种气息、一种微电波、一种信息等,使得我们常用的肉眼无法识别,故“邪毒”致病,常神不知,鬼不觉,使得人们摸不着头脑。“邪毒”侵袭往往都有突然性、随时性、虚弱性等,轻者治疗当以扶阳调阴,刚阳为纲,以神经调理、精神安慰、针灸加食物疗法及锻炼进行,只要身强力壮,阳气冲沛,正定压“邪”。当然,一旦受“邪毒”侵袭,必要时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邪毒”也是我们认识自然界和这个社会至目前来说还较为“邪”的一个或数不清的物种或物质及组合,但人们从“暗物质”着手,希冀总有能摸清的一天。
八、瘤毒。瘤毒或瘤痞,瘤毒于身,百病缠身。祖国医学认为,长期情志失调、邪气内伤、食少坏胃、外毒侵袭、阳少虚弱、经络不通、血脉堵塞等是“瘤毒”生源。就是易生“瘤毒”,也就是今天我们讲得“肿瘤”。这是由臃或痈或痞等而逐渐积恶而生的赘物——肿瘤。一句话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全身或局部组织细胞增生突起及逐渐变化的赘生物。就肿瘤讲,有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往往不突变不转移,也就是无浸润和转移能力的肿瘤;恶性肿瘤又称“癌”和“肉瘤”,大多数突变及转移,及发生部位难以根治。而“白血病”则是另一种恶性肿瘤,又叫“血癌”它是人的造血系统骨髓中某些未成熟的“白细胞”弥漫恶性生长、取代正常骨髓组织并进入血液中形成的。近年研究发现,化学诱变对其起着重大影响。祖国医学认为肿瘤是臃肿致毒,说明臃肿致痈,臃肿与痈痞(毒)相联系,如何防痈就成了关键和根本。
这样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远离有毒有害化学品,和一些“三致”食物及雾霾尘埃,保持环境的不受污染,防止“毒从口入”,以减少和不得疾病。在治疗上,祖国医学认为各种良性肿瘤,都属伤津劫阴,均又多阴虚内热,故我们饮食调理,应忌辛温燥热属性的食品及生腻滞堵的食物,寒凉食物也应不食,宜食一些微寒或平性食物。关于“瘤毒”之治疗,应以医家辨证施治为要,其次食疗,以疏堵散结,软坚化毒,通畅血脉辅之,再之结合强体由医家择机或手术对之。
……
综述以上,毒是什么?阅读自明。人体有那些毒?主要是“八毒“,它对人体又有那些危害?怕是一些人所不知道的。这“八毒”来源如何?如何表现?看本文后不言而喻,这也是本文撰写的原意,以帮助大家认识“八毒”,针对“八毒”而进行防治就是本文的价值所在。基此,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也摸清了一些毒的源头原理,同时也探讨了防治措施,对人们应起到它应有的帮助。
参考文献
文章来源:农夫云物库·疾病库
原始创建:老马识图
词条概况
版本编辑:0次
最近更新:2021-07-09
历史浏览:2038次
最新编辑:老马识图
原始创建:老马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