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猪
动物学史
猪的历史要追溯到四千万年前,有迹象证明家猪可能来自欧洲和亚洲。在被人们发现的化石中证明有像野猪一样的动物穿梭于森林和沼泽中等。
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秦时期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而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不同的猪加以区分的要求,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
夏商周时期,史称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衔接新石器时代和秦汉的重要时期,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早在新石器时代,猪已经被广泛地养殖,并作为财富的象征,这一趋势在夏、商、西周时期依然延续并继续发展。但是由于文字记载的缺乏,今天的人们很难清楚地了解当时的养殖业的情况,一些考古发现也只能片断地展示养猪业的某些概况。考古者只能粗略地介绍这一时期的养猪业概况。
汉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这一情况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汉代以前虽已有舍饲,但直至汉代时止,放牧仍是主要的养猪方式。当时在猪种鉴定上已知猪的生理机能与外部形态的关系,这对汉代选育优良猪种起了很大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逐渐代替了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
形态特征
猪体大,肌肉丰满结实。瘦肉型猪较地方猪种体高而长,全身结构紧凑,皮肤平滑无皱纹,皮下脂肪少,肌肉发达,体型伸长,前躯较轻,后躯强大丰满,四肢较长,强健有力。颈、肩、胸发育宽广丰圆、躯干宽广呈圆型,背宽略呈拱形。腹部下垂,胸腹下缘在一条平直线上。臀部发育特别好,长宽而平整,飞节以上整个后腿发育丰圆呈球形。由前躯至后躯,上望和侧望均表现出前小后大的楔形状。
生活习性
排泄行为
猪爱好清洁,猪有在低湿的地方排粪的习惯,睡卧在高燥的地方,有经常保持清洁的特性。所以猪舍的建筑应能利用其习愤来保持高燥与清洁。猪不在吃睡地方排粪尿,并表现一定的粪尿排泄规律。生长猪在采食中一般不排粪,饱食后约5分钟开始排泄一两次,多为先排粪,后排尿。喂料前易排泄,多为先排尿后排粪。在两次喂食的间隔里只排尿,很少排粪。夜间一般进行两三次排粪。猪还习惯在睡觉刚起来饮水或起卧时排泄。当猪圈过小、猪群密度过大、环境温度过低时其排泄习性容易受到干扰破坏。[4]
群居性
猪为喜群居的胆小动物,同窝或异窝同大的猪应收容在同一猪舍饲养。习惯于成群活动、居住和睡卧,结对是一种突出的交往活动,群体内个体间表现出身体接触和保持听觉的信息传递,彼此能和睦相处,但也有竞争习性,大欺小,强欺弱,群体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离群独居者,可怀疑其有问题。
猪对颜色的感觉比较迟纯,但对嗅觉敏感,寄养时应采取相应措施。猪对吃喝的记忆力很强,对与吃喝有关的时间、声音、气味、食槽方位等很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制定相应的饲管理制度,并进行合理的行为调教与训练,如每天定时饲喂,训练猪只采食、睡卧、排泄三角定位等。
猪有点神经质,易受干扰引起应激。所以饲养者一定要精心照顾猪群。
生活行为
争斗行为包括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的活动。生产中见到的争斗行为主要是为争夺群体内等级、争夺地盘和争食。探究行为包括探查活动和体检行为。猪的一般活动大部分来源于探究行为,大多数是朝向地面上的物体,通过看、听、闻、嗅、啃、拱等感官进行探究,通过探究以获得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异常行为是指超出正常范围的行为。着重指对人畜造成危害或带来经济损失的异常行为,它的产生多与猪所处的环境中的有害刺激有关。这些行为主要是活动受到限制,长期高密度圈养等因素的影响。
分布范围
世界130个养猪国家中欧洲32.30%,非洲占25.38%,美洲为18.48%,亚洲占13.84%,大洋洲占10.00%,亚洲排第4位。在1271个品种统计计数中,欧洲占39.58%,亚洲占24.15%,美洲16.76%,非洲占10.07%,大洋洲9.44%,亚洲则为第2位 。
截至2006年,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品种是兰德瑞斯猪,在世界的覆盖达到77.92%,其中欧洲达90.48%,非洲66.70%,亚洲、大洋 洲、美洲分别 为77.78%、77.00%、70.90%。把大白猪和约克夏猪两类型相似品种合并同称,品种覆盖面与长白猪差不多。
繁殖方式
猪能否多长瘦肉主要在于猪种,因此要引进瘦肉型猪种与当地母猪杂交,这样杂交的后代即为瘦肉型仔猪。杂交应选好良种猪苗,如施格、杜洛克等。一般瘦肉型猪在出生后10个月配种较好。在配种前两个月,应喂适量的优质动物性饲料、青绿多汁饲料和块根饲料。一般每头每天喂6-10斤,还要喂6钱鱼粉及少量豆芽、大麦芽。必要时每隔两天喂酵母、维生素B1、核黄素各两片,以促进发情和防病。即将配种时,每头母猪每天喂2-4厘的蛋氨酸和赖氨酸及一、二滴鱼肝油,一片核黄素。
母猪初情期172天左右,一般于8月龄,体重125千克以上可初配,以10月龄前后初配为宜。经产母猪(652窝)平均产仔数12.5头,产活仔数10头。20日龄平均窝种46.44千克。
主要品种
国内品种
世界猪的品种有200多种,其中中国地方猪种有50余种,包括三江白猪、湖北白猪、豫农白猪、哈尔滨白猪、上海白猪、伊犁白猪、赣州白猪、汉中白猪、北京黑猪、山西黑猪、东北花猪、泛农花猪、北京花猪、香猪等。
北京黑猪(BeijingBlackpig)是由巴克夏猪、约克夏猪、苏联大白猪和高加索猪等外来猪种与本地猪杂交形成的大量杂种后代的基础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30多年精心培育而成,于1982年通过农业部鉴定验收,正式命名为"北京黑猪"。已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推广应用。
梅山猪(Meishan pig)是中国优良地方品种太湖猪的一个品系。
哈白猪产于中国黑龙江省南部和中部地区,以哈尔滨及其周围各县为中心产区。
湖北白猪产于中国华中地区,湖北省武昌、汉口一带。
三江白猪原产于中国黑龙江省东江地区,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地。
国外品种
国外猪的品种多,共有200多种,主要有美国长白猪、英国长白猪、法国长白猪、皮特兰猪、约克夏猪、卷毛猪、英国大黑猪等。
巴克夏猪猪体躯长而宽,鼻短而凹,耳直立或稍前倾,胸深臀宽,被毛黑色,并有“六白”(四肢下部、鼻端、尾帚为白色)特征。
英国罗布猪肉类是高质量的,具有很好的大理石花纹。
英国大黑猪源于16至17世纪的英国的康沃尔郡,德文郡和萨默塞特西部,并在1900年首次将该品种引入澳大利亚。它们优越的采食能力及母性表现得到了养猪户的广泛赞扬。大黑以前主要被用在农场养殖和制作熏肉。它也在现代养猪中发挥重要左右,主要与大白猪(称为美国约克猪)杂交。
卷毛猪(Mangalitsa)林肯郡卷毛猪是英国的一种奇特动物,它看起来长得像绵羊,其实是猪,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为“绵羊猪”。
约克夏猪亦称大白猪(Large White),18世纪用北英格兰土产大型白猪和体型较小较肥的中国白猪杂交而成的猪种。
长白猪产于丹麦,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主要优点是产仔数多,生长发育快,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等,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
杜洛克原产于美国。
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
汉普夏猪又名银带猪,原产于美国。
皮特兰猪原产地比利时。
经济价值
营养价值
在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瘦猪肉含蛋白质较高,每100克可含高达29克的蛋白质,含脂肪6克。经煮炖后,猪肉的脂肪含量还会降低。猪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可以使身体感到更有力气。猪肉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猪肉性味甘成,滋阴润燥,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猪排滋阴,猪肚补虚损、健脾胃。
食疗保健
中医认为,猪肉性平味甘,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的功效,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小便和止消渴。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燥、干咳、便秘和难产。
烹饪食用
1、猪肉的吃法繁多,烹制方法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从营养保健角度说,以炖、煮、蒸为好,炸和烤最差。因为在炸、烤的高温下,肉的蛋白质会变性生成苯并芘等有致 癌作用的化学物,故应尽量避免,烧焦的肉是不能吃的。煮烂的肉较易消化,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溶入汤中,汤不只味鲜,还富有营养,而且,经4~5个小时的炖 煮,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能减少50%以上。
2、猪肉烹调前不要用热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同时口味也欠佳;猪肉应煮熟,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
3、猪肉属酸性食物,为保持膳食平衡,烹调时宜适量搭配些豆类和蔬菜等碱性食物,如土豆、萝卜、海带、大白菜、芋头、藕、木耳、豆腐等。
4、食物相克: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
饲养技术
营养需要
能量:肉猪的能量需要为每日摄人消化能约29 兆焦耳,饲料标准为每公斤约12. 5 兆焦耳。饲料能量的来源主要是玉米、高粱为主的谷物饲料。
蛋白质:肉猪的蛋白质需要为每日摄人粗蛋白质约300 克,饲料标准为粗蛋白质的含量约巧%。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以豆粕为主的饼粕类饲料和鱼粉等动物性饲料。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猪的正常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是形成动物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原料。主要以辅酶和催化剂的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的各种化学反应,从而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正常。猪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其作用非其他营养物质所能替代。维生素供应不足,会产生严重的缺乏症,给生产带来损失。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是指能溶于脂肪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是指能溶于水中的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矿物质:矿物质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有密切关系,是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矿物质可分为常量元素(如钙、镁、钾、钠、磷、硫、氯)和微量元素(如铁、铜、钴锰锌等)。猪最易缺乏的是钙、磷、钠、氯四种。
脂肪: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热能。脂肪分解时产生的课利用热量,比蛋白质或水化合物的高2.25倍。脂肪还能帮助吸收某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及胡萝卜素等。
水:水占猪的体重的55%—65%。猪的一切机能活动都需要不断供水来维持。因此饲养猪每天都需要提供大量的清洁饮水。
采食行为
猪的采食行为的突出特征,喂食时,猪都力图占据食槽有利位置,有时将前肢踏入食槽,因此食槽应注意加设拦挡。猪自由采食,白天6~8次,夜间4~6次,每次10~20分钟,猪采食具有竞争性,群饲较单饲猪吃的快,吃的多,增重快,猪的采食量随体重的增长而增加,生长猪的采食量一般为体重的3.5%~4.5%。吃干料的小猪每昼夜饮水9~10次,吃湿料的平均2~3次,吃干料的每次采食后立即饮水,任意采食的猪通常采食与饮水交替进行,限饲时,猪则吃完所有料后才饮水。
并且猪是杂食性动物,食量大 猪胃的类型介于肉食动物简单胃和反刍动物复杂胃之间,饲料利用广泛而多样,胃内没有分解粗纤维的微生物,所以猪的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不应太高,用青粗饲料喂猪时,要注意调配一定量的精料。
猪还习惯于拱土采食,这是由于猪鼻的构造适于掘土,自出生后一周左右,即能得鼻尖掘土采食。这是猪的本性,故猪舍床面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干燥,以免引起下痢。
调节习性
生长育肥猪的最适宜温度是20~24℃。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2~32℃。当环境温度不适宜时,猪表现出热调节行为,以适应环境温度。
当环境温度过高时,猪会自觉在粪尿或湿处打汪,为了有利于散热,躺卧时四肢张开,充分伸展驱体,呼吸加快或张口喘气。
当温度过低时,猪则蜷缩身体,最小限度的暴露体表。站立时表现夹尾,曲背,四肢紧收,采食时也表现为紧凑姿势。
饲养管理
1.修好猪舍:猪舍的大小应根据养猪的多少而定。一般养10头猪需16-20平米的猪舍,平均每头猪占地面积1.6-2平米左右,猪舍最好是砖瓦结构,水泥地面,冬季能扣暖棚,夏季半敞舍饲养,即能防寒又能防暑。
2.备足饲料:开展直线育肥饲料是关键,直线育肥的肉猪,必须喂全价饲料,喂单一饲料是达不到直线育肥的目的,一般一头猪一个育肥期5-6个月,需精饲料350公斤左右。
3.选好仔猪:从市场买仔猪要做到一问二选十看。一问是问这窝仔猪的父母是什么品种,二选是本窝猪个头大的猪,十看是:1、看食欲2、看皮毛3、看外貌4、看鼻镜5、看眼睛6、看呼气7、看咳嗽8、看四肢9、看粪便10、看排尿。根据各部位异常现象来确定是否是健康仔猪。
4.熟改生:熟改生是指熟食稀喂改为生食湿喂,这是猪饲养上的一项改革,也是养猪直线育肥的核心内容。熟改生可以使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维生素免受高温而破坏,可省人工、节省燃料、减轻劳动强度,节约饲料,相反,稀汤灌大肚养猪,影响唾液分泌,冲淡胃液对消化不利,大量水分需要排出体外,造成生理上的额外负担。生料湿喂按1:1比例把料和水拌匀闷2-4小时。冬长、夏短,一般是饲喂前2小时拌料,猪自由采食20-30分钟后在食槽内加水,让猪自由饮水,注意水的清洁,夏季凉水、冬季温水,这种喂法叫“湿拌料、饮清水”。
5.养大猪改为适宜出栏:肉猪出栏根据育肥期日增重和料肉比,屠宰后的屠宰率和瘦肉率、生产成本等三个方面。由于饲料占养猪成本较大,所以日增重和料肉比在出栏体重上是首要指标。
繁殖技术
现代化猪场的繁殖技术主要是以人工授精技术为主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优良种公猪的配种效率,降低公猪饲养成本,提高猪种改良效果和猪群整齐度,避免本交引起各种疾病发生等优点。在生产实践中,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应从公猪调教、徒手采精、稀释保存、母猪查情、适时输精、做好记录等六个关键环节抓起。
分娩接产
分娩征兆
1.乳房的变化
母猪在产前15天左右,乳堤隆起,乳房肿胀,由后向前逐渐下垂,临产期前3天,,中心膨胀发亮,腹底两侧象带着两条黄瓜一样,乳房呈“八”字型分开并挺立,皮肤紧张,初产母猪的乳头还发红发亮。
2.乳汁的变化
当母猪前部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在24小时产仔;中间乳头能挤出乳汁,约在12小时产仔,最后一对奶头能挤出乳汁时,约4—6小时产仔。
3.母猪的表现
临产前母猪阴户肿大,充血,颜色由红变紫。母猪出现筑巢行为(叼草絮窝)。当表现突然停食,呼吸加快,烦躁不安,时起时卧,频频排粪排尿,拉小而软的屎,每次排尿量小,但次数频繁等情况,说明当天即将产仔。
人工助产
母猪分娩时一般不需要帮助,分娩过程中决定是否需要助产至关重要,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一方面,不需急于助产,因为助产会增加产道感染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如果分娩过程不顺利,又没有及时进行助产,不仅会增加死胎,降低仔猪生活力,而且还会造成母猪死亡。
避免滥用催产素
通常,当母猪分娩过程较慢时,有的饲养员或初学兽医人员,为求快速分娩,喜欢用“催产素”(缩宫素)来催产。值得注意的是催产素的使用是有一定适应症的,不能滥用,更不能超剂量使用,如果使用不当,不仅催产不成,反而会造成胎儿窒息而死,母猪子宫破裂而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实仔猪出生慢的原因很多:(1)产道里有一头大的仔猪,而骨盆腔又相对狭窄。(尤其是初产母猪或过于肥胖的或双肌臀品种猪)(2)同时有两头仔猪出生,堵在交叉部。(3)胎位不正。(4)已分娩很长时间,母猪虚弱,子宫阵缩无力。(5)产房中温度过高或冬季生煤炉造成氧气不足,二氧化碳过高,舍内氨气过量等。
分娩护理
1.临产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体表,尤其是乳房、外阴及臀部,检查乳头是否被“乳塞”堵住,并清除之。同时将所有乳头头几滴奶挤掉。
2.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当仔猪裹在胎衣里,先出一个大水泡时,就要尽快撕破胎衣,把仔猪从胎衣中取出来;当胎膜盖住鼻子和嘴时,要及时把胎膜从仔猪鼻子和嘴上扳开,并用抹布将猪体身上的羊水擦干或在猪体上涂一层腾骏“洁体键”或“密斯陀”。
3.搞好“假死”胎儿救助。“假死”,是指心脏仍有跳动而呼吸停止,舌伸出口外,其原因多是因产程过长,羊水呛到肺里,或粘液堵住鼻孔,无法正常喘气。为此,首先要用毛巾将口鼻部粘液擦干净,然后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有几种方法,一是左手倒提仔猪后腿,右手有节奏轻轻拍打其胸部,使粘液从肺中排出。二是让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托住肩部,一手托住臀部,一屈一伸,反复进行,直到出现叫声和呼吸为止(屈伸动作应与猪的呼吸频率相近,每分钟约50~60次)。
顺产接产
顺产的接产的原则是不要过多的人为干预,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因为分娩是种的延续中的其中的一个过程,母猪与胎儿都是有能力完成这一过程的。人为的干预,尤其那些不符合猪分娩生理特点的干预有碍正常分娩机理的发挥,甚至造成胎儿伤残、死亡,造成产后少乳、无乳以及产后感染。
1.顺产母猪分娩时只需在阴门外接产
当母猪出现努责就要注意,一般努责几次历时几分钟到一刻钟就会产出胎儿。接产者迅速用手接托胎儿,最好不要坠地,若胎儿已经冲破胎膜囊,应立即擦干胎儿口鼻黏液,若胎儿被胎膜囊包裹,应第一时间撕破胎膜囊,让新生猪能自主呼吸。
2.处理好脐带
猪仔的脐带长,常常在脐带里滞留有大约2~3毫升血液(即脐血,内含多量的造血干细胞)。接产员应将仔猪放在地板下,半仰卧,右手轻握脐带远端。左手从远端向脐眼勒脐带,让脐血经脐肝管注八仔猪体内。一头新生仔猪约有80毫升血液,含有多量干细胞的数毫升脐血对新生仔猪而言是很珍贵的。因此要反复勒回脐血。直至脐动脉停止搏动为止。脐血若留在残存脐带中,会成为细菌的良好的培养基,因此,脐血必须完全勒回到脐肝管内。
3.断脐工作
具体的断脐工作,用户可以参考母猪顺产时之断脐工作。
4.干燥燥体表皮肤
断脐后,立即将新生仔猪放入盛有干燥粉的盆中,用它们涂布全身,吸干胎水,并轻轻拍打掉附着在皮肤上多余的十燥粉末。将新生猪放进保暖箱中。[18]
预产期推算
从母猪交配受孕的月数和日数加3个月3周3天;即3个月为30天,3周为21天,另加3天,正好是114天,即是妊娠母猪的预产大约日期。例如配种期为12月20日,12月加3个月,20日加3周21天,再加3天,20日加3周21天,再加3天,则母猪分娩日期,即在4月14日前后。
猪病防治
猪瘟防治
防治措施
治疗方案:虽然没有特效药,但可以进行对症治疗和预防继发感染。
进行猪瘟疫苗的主动免疫 确诊为猪瘟后,应该迅速的进行全猪群的紧急猪瘟疫苗免疫,免疫的剂量在每头6~10头份。
因为在猪瘟发生后,往往并发猪的其它细菌病、原虫病,所以在紧急免疫的同时,应该同时用抗生素进行猪瘟的并发症的对症治疗,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出现高热现象的病猪,应该使用氨基比林、安乃近等注射液进行退热治疗。
使用中草药剂、维生素制剂进行辅助治疗,可以增强病猪的体质,促进病猪病情的恢复。可以选用如:黄芪多糖、VB1、VC等。
免疫接种。接种猪瘟免弱毒疫苗或与猪丹毒、猪肺疫制成的二联苗或三联苗。
开展免疫检测。定期从免疫猪群中抽检免疫猪是否达到保护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等方法开展免疫抗体检测。
加大免疫剂量。应用4倍量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可繁母猪进行配种前注射,结合检测淘汰隐性感染猪即可有效切断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一胎盘感染一母猪繁殖障碍一仔猪持续感染的恶性循环
制定科学合理免疫程序,提高免疫密度。
及时淘汰一些经免疫后抗体水平仍然低下、或病原血清检测阳性猪,净化种猪群。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建立种公猪及种母猪血清监督系统和有效的公猪认证及记录系统,并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兽医站建立有效的联系。
做好猪场、猪舍的隔离、卫生、消毒和杀虫工作,减少猪瘟病毒的侵入。
疫情处理
发生猪瘟的地区或猪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包括发病猪的数量、死亡的数量、发病地点及范围、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疫区、疫点。
由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对疫区实行封锁。控制疫区内猪及其产品的流动。
处理病猪,做出无害化处理。
紧急预防接种。疫区里的假定健康猪和受威胁地区的生猪立即接种猪瘟免弱毒疫苗。注射时每头猪要换一个针头,并可适当增加剂量至2~5头份,但不得应用与猪丹毒、猪肺疫制成的二联苗或三联苗。
消毒:严格消毒被污染的场地、圈舍、用具等,污水和污物要严格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粪便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
对疫情采取紧急措施后,详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上、下游地区传染情况。对疫区以及周边地区进行监督。最后一头病猪死亡或扑杀后,经过一个潜伏期的观察,并经彻底消毒,可报请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解除封锁。
口蹄疫防治
主要症状
猪口蹄疫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猪的水疱液,痂皮及淋巴液中,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致死率低。病猪发病初期体温至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下降,1-2天后体温正常,口腔、嘴唇、蹄冠、蹄踵、趾间隙、副蹄部位出现水疱、破溃、糜烂、溃疡。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内清洁、干燥,平时多注意通风。
定期对猪圈进行消毒。
每年定期接种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球蛋白高热金针进行预防。
治疗: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河南天行健的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水泡破溃处可结痂。每瓶100kg体重配合核酸肽连续注射2天。
参考文献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及农夫百科
原始创建:佚名
词条概况
版本编辑:2次
最近更新:2018-01-12
历史浏览:3959次
最新编辑:佚名
原始创建: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