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百科

土楼本词条为多义词,与多类属交叉,分属或被包含于:农夫百科农夫文稿农夫物库

添加义项

本词条是多义词收起

另请选择:

———本词条由农夫云物库编制中心规范发布

土楼

历史沿革

土楼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产生于11—13世纪(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至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而这一过程又与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迁密切相关,福建尤为明显。 

土楼在建筑形式上,也经历了从土堡(寨)到土楼的发展过程:生土夯筑的长城、民居—生土夯筑的土堡(寨)—堡(寨)宅合一的早期土楼—无石基土楼—成熟的土楼。

产生阶段

土楼的产生与中原居民大南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西晋永嘉年间(307—312年),由于北方连年战乱,又出现罕见的大旱和蝗灾,中原居民大量举族南迁,其中很大一部分到了福建,带来中原先进的文化,福建开始显现新的生机。唐宗章二年(669年),唐高宗为了巩固对福建的统治,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率中原府兵入闽,驻扎福建南部的漳州等地。唐末(7—8世纪),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又一次大规模地南迁,其中很大一部分到了福建沿海的泉州、福州和北部的建州等地。上述进入福建东南部漳州、泉州等地区的中原汉人,在与原住民的相互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闽南话为代表的福佬民系,并通过随后不断向海外迁徙,形成了主要分布东南亚各国数以千万计的闽南华侨群体。

北宋末期,特别是南宋时期(1127—1279年),由于北方受金人攻打、统治,中原民众举家南迁者甚多,这些南迁者多经江西赣州进入福建西南部的汀州,带入中原的语言、文化,经过与当地文化的长期融合,形成了以客家话为代表的客家民系,并通过随后的继续向南、向海外的迁徙,形成了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台湾的客家人群体,以及世界各地数以千万计的客家华侨群体。

考古成果表明,从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中国乃至中亚、东亚的广阔区域内,就开始了以生土夯筑房屋、聚落建筑历史。从11—13世纪始,传统的生土建筑艺术在特定的历史大迁徙背景和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中,衍生并发展繁荣了“土楼”这一奇特的建筑品类。福建土楼记载着这一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在土楼的建筑形式上,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福建的生土夯筑技术已相当成熟,福州新店战国晚期至汉代古城遗址(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武夷山城村闽越王城遗址(公元前1世纪)等所遗留的城墙,均为生土夯筑而成。唐五代(7—8世纪)以后,福建地区出现的具有强烈军事防御性质的堡、寨,其堡、寨的墙体也多以夯土依山而筑。

这些生土夯筑的土堡(寨),自古至今绝大多数被当地人称为寨,基本上已毁,或仅存残墙断壁,或已被拆除重建,或仅作为地名沿用至今。上世纪40年代以前出版的《永定县志》,就记载了许多寨的名称,但其中多数已荡然无存,被后来兴建的土楼或砖混建筑所代替,极少数只留下部分可以辨别的遗存,至多仅存残墙断壁。迄今所知,南宋以前永定境内就有溪南里的新寨、赤寨、西湖寨、金寨、仁梓寨、龙安寨、水寨、高寨、犁头寨、罗寨、永安寨,丰田里的上寨、新寨、下寨、中寨、龙王寨、网岗寨、何家寨、黑云寨、湖洋寨、铜鼓寨、地上寨、龙旗寨、廖湖寨,金丰里的太平寨、杨家寨、天德寨、苏屋寨、曾屋寨、高头寨、金山寨等等。这些寨均以生土夯筑而成,既是民居,又是具有突出防卫功能的建筑。 

对于最古老的土楼的研究,目前发现最早记载“土楼”的文献是《重修虔台志》。

《重修虔台志》记载:

“福建永安县贼邓惠铨、邓兴祖、谢大髻等,于嘉靖三十八年聚党四千人,占据大、小淘水陆要道,筑二土楼,凿池竖栅自固,且与龙岩贼廖选势成犄角……”

同书同卷接着又记载道:‘已复攻围土楼,禽贼首吴长富,斩一百一十九级,独邓兴祖据楼抗拒,攻之不克。公委推官刘宗寅亲诣连城益兵三千四百,屯姑田,潜夜部勒……而土楼仍未破也。漳南道调发把总郭成苗兵一千,永安县民兵四百来。时贼中有投降何五福者,愿为内应,兴祖所遣细卒求救于龙岩廖选者,又为官兵所执,贼计穷,听五福诱,邓兴祖、谢大髻出巢告招,伏起,二酋就缚,大兵乘势攻入土楼,获二酋妻,杀其拒敌者,余贼奔溃,兵焚其楼以旋”。 

漳州土楼研究专家曾五岳先生认为福建圆土楼发源于九龙江中下游及比邻地区,是漳州先民抗倭的产物。土楼是明代九龙江下游及比邻地区的漳州人在抗击倭寇的血雨腥风中创造出来的,它最早出现的时间应是明嘉靖年间。

而据1997年版《南靖县志》记载:全县建造历史500年以上的古土楼有18座。建筑年代最久远的是书洋乡石桥村溪尾洋社的永安和书洋乡下版寮村的辑光楼及裕昌楼。永安楼约建于元代中期,辑光和裕昌楼约建于元末(1368年左右),距今均已600余年。明清时期建造的土楼占52%。今存建筑400年以上土楼有27座,300年以上有37座,200年以上有130多座。土楼建筑技艺传自邻近的闽西。古土楼大多数请永定、上杭的泥匠和木工师傅来建造。清代以来,南靖客家人对土楼建造已相当熟悉。 

根据永定县土楼专家胡大新的研究,永定县城郊乡古二村的方形土楼龙安寨,始建于北宋时期,迄今已经有1000余年的历史,为最古老的土楼。2009年6月17日至7月6日,由福建省考古队对龙安寨土楼进行考古试挖掘。在探沟范围内,揭露出两期相互叠压的遗址和地层堆积,出土了北宋时期的近百件陶、瓷器残片,器形有罐、碗、碟、炉等生活用品。第一期地层堆积为生土夯筑而成的土墙遗址。第二期发掘的遗址有房子、道路、生土墙、护坡等。该土楼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充分证明,至少在北宋以前永定县境内就产生了较为成熟的民居建筑土楼。 

宋元明时期(11—14世纪),由于社会动乱,许多战事延至福建境内,再加上沿海地区时常遭受海寇侵袭,这些具有强烈军事防御性质的堡、寨形式所具有的功能,逐渐被移植到民居建筑上。以四周夯土墙与围墙内部木结构建筑共同承重的土楼建筑形式,逐渐大量出现。

特别是唐宋时期,客家民系在江西赣州、福建汀州地区形成后,不断向福建的东、南方向拓展,不可避免地与先期进入福建并扎根于此的福佬民系居民产生冲突。而且客家民系进入福建后的二次迁徙,多以家族为单元,举族而迁。为了拥有生存空间,适应新的生产、生活和防卫的要求,他们需要一种既能适应聚族而居、具有高度防御性的要求,又必须适合当地特殊地理环境,就地取材,便于建造,在经济成本、建筑材料的获取等方面具有可行性的建筑。由土堡、土寨形式演化而来,集居住、防御等功能于一体的实用的围合型生土建筑——土楼建筑艺术逐渐在这一地区产生并发扬光大。福建土楼就是这样在民族迁徙的历史背景下,在长期的实践中被创造并延续至今的,把中国沿袭了数千年的生土建筑技艺推向顶峰。

公元11—13世纪(宋元时期),是福建土楼的产生形成阶段,规模较小,大多没有石砌墙基,装饰也较粗糙,建造形式上呈正方形、长方形。这一时期,永定客家土楼以馥馨楼、日应楼、豫兴楼、月成楼、源昌楼等为代表。

发展阶段

14世纪末开始至17世纪初(明代),随着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明中叶以后福建沿海和闽西南山区寇、贼屡发,融防御与居住为一体的福建土楼建筑形式被广泛采用。明末清初(17世纪)大学者顾炎武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第十六册福建省部分引明万历(1573—1620年)版《漳州府志·兵防考》城堡条记载到:“漳州土堡,旧时尚少。惟巡检司及人烟辏集去处,设有土城。嘉靖辛酉年(即嘉靖四十年,1561年)以来,寇贼生发,民间团筑土围、土楼日众,沿海尤多”。标志着福建土楼进入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也是客家民系、福佬民系与当地人民经济、文化互相交融的时期。据1997年版《南靖县志》卷六的资料统计,由永定迁入南靖开基的有21个姓氏,迁入平和县开基的有10多个姓氏。 

而漳州土楼分布与客家民系的分布,基本重合,更说明了这个问题:

诏安县土楼,分布在秀篆、官陂、霞葛、太平4个乡镇。前3个乡镇是纯客家区。太平是客家福佬混居区,客家福佬人口比例约为6:4。

南靖县土楼,分布在梅林镇和书洋镇。这两个乡镇基本上是客家人居住,福佬居民约占5%。

平和县土楼,福佬人和客家人都住土楼。但土楼分布区主要在客家乡镇和福客混居乡镇。

华安的土楼比较少,目前只有64座,居住者有福佬人和福佬客。

实际上,现在南靖讲闽南话的土楼居民,从他们族谱记载的迁徙路线,以及他们在从事宗教、祭祖,丧葬等活动来看,仍然保持客家民系的方式与特点。如“吕秀莲的祖籍地南靖书洋吕厝(龙潭楼),现在是一个通用闽南话的村落。但该村吕姓是明代中期从永定大陂头迁入的,老底子仍是客家。”

成熟阶段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清代、民国),福建省西部及西南山区的条丝烟、茶叶加工业蓬勃兴起,销往全国及东南亚各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增长,为维护家族的共同利益,让更多的宗亲几十人或几百人聚族而居,以适应家族的兴旺,居住的安全,方形、圆形和府第式等丰富多彩的土楼应运而生,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以土楼建筑为主体的村庄。19世纪晚期,海外文化影响在部分土楼建造中得到了一定的反映,一些土楼内出现了中西融合的建筑形式与装饰。福建土楼达到了鼎盛阶段。 

以五实楼、奎聚楼、永隆昌楼、裕隆楼、福裕楼、环极楼、遗经楼、富紫楼、衍香楼、裕德楼、业兴楼、振成楼、振福楼、永康楼、侨福楼、善庆楼、福盛楼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土楼,是永定客家土楼在全盛阶段的杰出代表。这些土楼表现出在公元17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数百年间,不仅规模空前庞大、结构越来越合理、功能越来越齐全、装饰越来越讲究,而且建筑风格、种类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的历史进程,是永定客家土楼在全盛阶段的杰出代表。

土楼分类

土楼分为长方形楼、正方形楼、日字形楼、目字形楼、一字形楼、殿堂式围楼、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曲尺形楼、三合院式楼、走马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吊脚楼(后向悬空,以柱支撑)、圆楼、前圆后方形楼、前方后圆形楼、半月形楼、椭圆楼等30多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长方形楼、府第式方楼、一字形楼、圆楼等。

圆楼

在旧时被当地人称为圆寨,至今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圆楼仍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圆寨。圆楼的共同特点是:大门、祖堂等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两边的建筑对称,这与其他种类的土楼相同。多环同心圆楼外高内低,楼中有楼,环环相套,祖堂设于楼中心,环与环之间以天井相隔,以廊道相通,而且廊道均与祖堂相连,只有一环的圆楼祖堂则设于正对楼大门的后侧厅堂(又称上厅)。

圆楼的外环(主楼)呈圆形状,以厚实坚固的生土墙承重,其土墙依层次升高而逐渐减少厚度,底层厚1米多至2米,顶层厚0.4米至0.8米,楼层越高、直径越大的圆楼土墙也就越厚。多环同心圆楼的第二环以内的墙体均用青砖或土坯砖砌成,因为这样既可以节省空间又可以适应内部结构灵活多变的需要,同时也无需像外环那样突出防卫功能,何况其承重远比外环小。楼内其他附属建筑如厨房、浴室等墙体也使用同类材料。

方楼

数量居各种类型土楼之冠。从外观看,四周高墙耸立,四角规整,呈封闭式,防卫功能十分突出。但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的四周高度相等,更多的是前低后高,即后向比前向与两侧高,与两侧屋顶形成半层或一层楼高的错落,前者为悬山顶,后者为重檐歇山顶。方形土楼除了大小各不相同之外,其内部布局、结构由于受楼主需求、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异。

长方形楼

主楼的平面,呈“口”字长方形的占绝大多数,呈“日”字形或“目”字形的为数甚少。后者中间的楼层与紧密相连的楼层等高,有的略低于主楼。“日”字形楼或位于中间的楼、“目”字形楼左右两侧的楼,一般系后人扩建的。新楼、老楼融为一体,既节省了用地、扩大了居住空间,又保持了全楼整体的统一,更能体现整个家族的高度团结。这两种土楼的楼内均设置若干个门相通,而且正面也设置大门供楼主进出,可谓四通八达。但“目”字形楼两侧正面的大门比中间原有的正面大门稍小,并且两门对称,既显示主次分明,又美观规整。

府第式方楼

一般认为,府第式方楼同样属于方形楼,因为从整体看,它4个角都呈90度,似乎两者没有根本的区别。但两者在建筑布局、结构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应当把它们区分开来。

府第式方楼在中轴线上的3座楼、屋,前低后高,以天井相隔,以廊道或石砌通道贯通,天井两侧为厢房、回廊。方楼正面为高2一3层的楼或单层屋,后向为主楼。前座楼或前座屋均设门厅,出口为大门;中座一般为主厅(祖堂),单层,高5米以上,系全楼公共活动的中心;后座主楼比前座楼或前座屋高2至3层,设厅堂(俗称上厅),一般用于供奉神座。

中轴线两侧为前低后高的横楼,互相对称,明显低于后楼,但本身若干级的落差并不大,它与前后座楼屋紧密相连。横楼的房间门均朝向中轴线,与“三堂”(即前、中、后座楼屋)相呼应。“三堂”与横楼之间分别有一至两个长方形天井,其前向、后向甚至中间以廊屋或石砌通道与前、中、后堂贯通。前堂(楼或屋)两侧设廊厅,并各开一小门作为横楼的出入口。全楼天面为小青瓦汉代九脊屋顶,主楼(后堂)高且出檐较大,突出了其在全楼中的主要地位

宫殿式方楼

宫殿式方楼与府第式方楼有很大差异,最大的差异就是型制完全不同。宫殿式方楼的核心部位处于内院之后侧,即祖堂处于后堂,而府第式方楼的核心部位处于内院之中心,由前、后厅与两边回廊组成小四合院,中心为天井,规模也比前者的第二进只有一个中厅要大得多。宫殿式方楼的前楼及两侧的横楼,其前半部分比后楼以及横楼的后半部分矮一层,而府第式方楼的主楼通常四周高度相等,或仅仅后楼略高于前楼及两侧之横楼,其地面也只比前向高出一至3个台阶,落差不明显。宫殿式方楼的前楼、后楼的屋顶均分成3段作断檐歇山顶式,加之后楼比前楼高出一层,使外观更显得错落有致,而府第式方楼的四周都是悬山顶,即使两侧横楼的屋顶也不像宫殿式方楼那样分作多段作悬山迭落。宫殿式方楼后厅的结构、装饰远比府第式方楼复杂、华丽,而府第式方楼相对比较简单、朴素,与其楼门厅大致相当。

五凤楼

九脊歇山顶,屋脊飞檐为5层叠,犹如展翅飞翔的凤凰,错落有致,雄浑古拙,故名。其型制与府第式方楼、殿堂式围楼相似,楼内也设厅堂,楼两侧为横楼;有的五凤楼楼内不设中堂,整座楼简化成“两堂两横式”,被称为缩简式的五凤楼。无论如何,“从整体看,以三堂屋为中心的五凤楼含有明确的主次尊卑意识,可以肯定,它是中国汉族文化发源地的黄河中游域古老院落式布局的延续发展……”

五凤楼与府第式方楼、殿堂式围楼最大的区别在于,五凤楼前低后高,逐级升高,整个天面的屋脊为5层叠,这是后者所没有的,其落差也比后者要大得多;如若地基为山地斜坡,则楼内厅堂、两侧横楼都随着地势而呈阶梯式升高,楼内地面亦呈多级阶梯形,后者即使有此现象,但没有前者那么明显,阶梯级数也比前者少。

殿堂式围楼

这种类型的土楼,在永定县高陂镇、下洋镇等乡镇现存不超过10座,它是闽粤赣边客家地区的民居建筑文化相互影响不可多得的实例。

围龙屋是广东省梅州市等客家地区集中分布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从外观与平面布局来看,殿堂式围楼与围龙屋极为相似:由两大部分组合而成,中轴线鲜明,前半部分为“三堂两横”或“两堂两横”、“两堂四横”合院式建筑,后半部分为半月形围屋或围楼,祖堂设于中心部位,即第二进的中厅(堂)。可是,两者有明显的差异:殿堂式围楼的承重墙均以生土夯筑而成,至少后半部分即主楼如此,而围龙屋的承重墙以三合土或青砖为材料;殿堂式围楼前半部分包括横楼大多数高2层,后半部分一般高3层以上,而围龙屋前半部分为单层,后半部分一般高2层;殿堂式围楼前半部分的正面一般只设一个大门出入,而围龙屋半部分的正面除了设一个大门外,还在大门两边各设一个仪门(又称小门),供住在横屋的主人出入。

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土楼形态

走马楼

通常倚山而筑,错落有致,形式多样,依地势变化而变化。其中以纵向呈一字形、沿着山势分若干级向后延伸的一字形走马楼居多。受地理条件限制,这种楼一般高2层。其底层设厅堂、厨房、杂物间、畜厩、厕所等,二层为卧室、谷仓。它与其他种类的土楼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二层的外部以杉木架设一条外伸悬空的外通廊。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吸收了干栏式民居建筑的优点,能够适应复杂地形和多雨潮湿的气候。

五角楼

楼体与围墙均随地形而建,平面呈不规则五边形;楼内布局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比其他土楼更富于立体感。内通廊式平面,歇山顶,穿斗、抬粱混合式构架。此外,永定湖坑镇还有八角楼,建造时受地势所限等因素,于是便产生了这种奇特的土楼。这类土楼都设计巧妙,形制新颖。

纱帽楼

这种土楼或在溪边的石砌墙上挑出木制挑廊、小木屋,以杉木板围护,后侧连着高大的方形土楼,或半月形土楼与方形土楼组合,依地势前低后高,中间为天井。从正面看去,其形状恰似古代官员的乌纱帽,故名。这种土楼现存甚少。

吊脚楼

大多数是商业店面,沿街构筑。一般面阔单间或2间、3间,进深2间或3间。前面向着街道或村道,前半部分或三分之二部分为土楼;后傍溪河,以杉木挑出的木楼与前半部分的土楼连成一体,以杉木板围护后半部分的木楼,也开窗。临溪河的悬崖处,用直径较大的杉木柱支撑。若前半部分的土楼高3层,则后半部分的木楼也高3层。从正面看,吊脚楼貌似普通的方形土楼;而从后向看,它则貌似中国南方一些地方的干栏式民居。这种土楼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确保了街道的用地。

建筑工艺

材料

土楼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沙质黏土、杉木、石料,用量最大,是整座土楼最基本的材料,其他材料如沙、石灰、竹片、青砖、瓦等的用量相对较少。

用于夯筑承重墙的沙质黏土,指沙质黄土与黏土按一定比例拌成的泥土。纯沙质黄土含沙质过多,无法结团,缺乏坚固性;纯黏土虽然容易结团,但是如果缺沙,则如同未掺沙的水泥一样,干燥后会裂开,缺乏韧性,唯有两者按一定比例拌合才能用于夯筑土墙。杉木不但比重比松木、杂木小得多,富于弹性,并且在地面干燥的环境中不容易腐烂。石料主要用于砌墙基,其次用于铺设廊道、天井、门坪、道路等,还用于制作门框、台阶、柱座等,均为花岗石或青石,取自溪河之中或山上。用于砌墙基的石料大者需数人才抬得动。花岗石占绝大多数,青石不多见,一般用于制作门框。较小的鹅卵石主要用于铺设通廊、道路、门坪、天井,当然砌墙也少不了它。

布局

土楼的建筑布局,最显著的特点是:单体布局规整,中轴线鲜明,主次分明,与中原古代传统的民居、宫殿建筑建筑布局一脉相承;群体布局依山就势,沿溪(河、涧)落成,面向溪河,背向青山。还注重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作为楼址。楼址忌逆势、忌正对山坳。若楼址后山较高,建的楼一般较高大,且与高山适当距离,使楼、山配置和谐。土楼的建筑布局既采用了古代宫殿、坛庙、官府等建筑整齐对称、严谨均衡的布局形式,又创造性地“因天材、就地利”,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气候风向、日照雨量等自然条件以及风俗习惯等进行灵活布局。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结构

土楼的建筑结构,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主体建筑土木结构,非主体建筑即楼内被围合的其他建筑,大多数为砖木结构,或以土坯代替青砖。楼外的附属建筑也是如此。另外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结构也是土楼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建筑物内部空间可按需要而扩大,按用途灵活安排。

工序

土楼建造的工序包括选址,设计、施工。在选址上一般严格掌握以下几条原则:从实际需要出发,风水要好,尽可能靠近同宗同族的居住地,并且依山傍水,避风向阳,还要考虑所建土楼离他们开垦的土要是否太远,耕作是否方便等等。在设计上,建造土楼的能工巧匠们对布局结构,尺寸比例都烂熟于心,他们因地制宜,建造风格上因人因地而异,因经济条件而异,居住功能突出,中轴线鲜明。施工是土楼建筑的第三个环节,通常分为备料、择时、挖基、砌石基,夯墙、分层、封顶、装修这几个步骤来完成,这个环节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

代表建筑

永定客家土楼

永定县是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现有土楼23000多座,占福建土楼70%以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六群四楼”中,永定占了“三群两楼”。全县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撼人心。2010年4月,永定县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拥有“福建土楼”最多的县:该县现存“福建土楼”23000多座,遍布各个乡镇、村落,其中圈数最多、建筑规模最大的为承启楼;最高的为永隆昌楼;最古老的为龙安寨(始建于唐朝)。

永定客家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其中有殿堂式楼、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三合式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走马楼、日字形楼、曲尺形楼、吊脚楼、半月形楼、圆形楼、前圆后方楼、前方后圆楼、椭圆形楼等20多种建筑形式,永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

圆形土楼是永定客家土楼的典范,堪称天下第一楼。它似古堡巍峨苍朴,如现代体育馆气势恢弘,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绚丽多彩,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壮观神奇。这种圆楼都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两层有三五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一间是祖堂,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然后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的房间,其内侧为走廊。

永定客家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阴阳调和,处处洋溢着永定客家人的聪明才智。

永定客家土楼闪烁客家人的智慧,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的民俗更令人陶醉,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走古事、作大福、四月八、打新婚”等传统文化的可见、可触、可感更吸引众多的游客的莫大兴趣。

福建土楼

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南部的下洋镇初溪村,距县城凤城镇47千米,均为徐氏族人,以农耕为主业。

初溪土楼群位于海拔400一500米大山深处的山腰上,群山环抱,地形复杂,坡度较大。土楼群整体坐南朝北,背靠海拔1200多米的高山,东西面长约500米,南北面长约300米。

由一条小溪自东而西从土楼群的前向横穿而过,溪中遍布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水流湍急,水面距土楼群前向土楼的地面高达20多米。两条山涧(俗称山坑)水分别自东而西、自南而北进入村内,汇合后从村内贯穿而过,然后注入小溪。位于谷底的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景色迷人。初溪土楼群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站在溪中仰望土楼群,别有一番情趣。初溪土楼的主要类型有长方形楼、正方形楼、圆楼、椭圆形楼、六角形楼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土楼有集庆楼、余庆楼、绳庆楼、华庆楼、庚庆楼、锡庆楼、福庆楼、共庆楼、藩庆楼、善庆楼等10座土楼,均保存完好。初溪村的建筑布局至今仍保留着古代的传统格局。

洪坑土楼群

福建土楼中的精品,是最具有特色的土楼村落。位于永定县东南面的湖坑镇洪坑村,距县城凤城镇45千米,现村内有600多户、3000余人,均为林氏族人,以农耕为主业。

洪坑村东、西、北3面群山耸立、林木葱茏。洪川溪自北而南蜿蜒曲折,贯穿全村,两岸地势狭长,平缓。建于不同时代、形态各异、规模不一的客家土楼沿溪而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与青山、绿水、村道、小桥、田园完美结合、融为一体。

洪坑村现有圆形土楼、方形土楼、府第式土楼等各种类型的土楼数十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土楼有光裕楼、福兴楼、奎聚楼、福裕楼、如升楼、振城楼、庆成楼,均保存完好。[1] 

1991年3月,振成楼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洪坑村被列为中国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1998年12月,所在的湖坑镇被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1年5月,其中的奎聚楼、福裕楼、振成楼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2月,洪坑土楼群作为福建土楼中永定客家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3年该村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这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中最重要的土楼群;2011年,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重要组成部分。洪坑土楼群中的“土楼王子”——振成楼,宛如布达拉宫的宫殿式宫建筑——奎聚楼,五凤楼府第式建筑——福裕楼,“袖珍圆楼”——如升楼等是众多土楼中的精品。永定现有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土楼有8座,这个村就占了3座。

高北土楼群

高北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东南面的高头乡高北村,距县城凤城镇47千米,多为江氏族人,以农耕为主业。

高北土楼群背靠海拔近800余米的金山,林木葱茏,高头溪自西而东从土楼群前川流而过,汇入永定县三大河流之一金丰溪。

高北土楼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土楼有承启楼、五云楼、世泽楼、侨福楼4座土楼。承启楼坐落在高北土楼群的核心位置,东为世泽楼、五云楼,西邻侨福楼。均保存完好。[1] 

衍香楼

衍香楼坐落在永定县湖坑镇新南村,圆形土楼,苏式民居,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坐东北朝西南,圆中有方,占地约4300平方米。它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圆中有方,构思精巧,布局严谨,是福建土楼中风格独特的圆形土楼,也是土楼客家人崇尚风水理念的典范之一。该楼历来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著称,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2000年元宵节前夕,著名文物、建筑专家郑孝燮考察该楼和不远处的土楼遗址后,赋诗《永定客家土楼》和《衍香楼》:

绝无仅有天地间,外如城堡内家园;

中原几度经战乱,聚族迁居千百年。

远山近水土圆楼,隔壁残垣且伴留;

耕读传家犹传世,诗情画境何悠悠。

振福楼

振福楼坐落在永定县湖坑镇西片村,1913年,因经营条丝烟称为富翁的苏振泰动工兴建该楼。该楼坐北朝南,圆形,占地约4000平方米。

该楼由内外两环同心圆建筑组成,外环高3层,直径43.5米,土木结构,以中国传统的《易经》八卦格局建造,计3厅96间。外环底层、二层不开窗,底层为厨房、餐厅,二层为粮仓,三层为卧室。

该楼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典雅精致,是人与大自然完美结合的经典土楼。它不仅按传统的《易经》八卦理念布局,石刻楹联众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而且受近代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在建筑布局、结构、功能等方面独树一帜,大大超越了此前的客家土楼。它还是永定烟草业兴盛与土楼发展、创新密切相关的重要历史见证。

2009年11月,该楼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集庆楼

——楼梯最多、最奇特、最古老的土楼

集庆楼坐落在初溪村北面溪边,海拔500多米,高出溪面约30米,地势险要。集庆楼为圆形土楼,两环,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距今600多年,坐南朝北,占地2826平方米。该楼中轴线自北而南依次为门坪、楼门、门厅、天井、内环及内外环通道、天井、祖堂、后院。该楼高4层,底层53开间,二层以上每层56开间。底层为厨房,底层、二层不开窗,三层为粮仓,三层以上为卧室。 

集庆楼结构十分独特,楼里底层内通廊式,全楼用72个楼梯分割成72个单元,木结构均靠榫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被称为“楼梯最多、最奇特的土楼”。该楼为央视大戏《下南洋》等电视剧主要拍摄点。

奎聚楼

——全国唯一的宫殿式土楼

该楼坐落在洪坑村西北部,始建于清朝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坐北朝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三堂两落。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门厅、天井、中厅、天井、大厅(祖堂前厅)、祖堂,两侧为横楼。

主楼为方楼,土木结构,面阔33米,进深31米,底层墙厚1.5米,内通廊式。前半部分高3层,后半部分高4层,前低后高,落差较大。前半部分的一、二层不开窗,后半部分因靠近后山,一、二、三层不开窗,全楼只设一个大门出入。 

奎聚楼把方楼与五凤楼融为一体。它因地制宜,顺应前低后高的地势,分为3级,每级建一堂,这种高低有序的层次,不仅错落有致,而且给人以庄重、高贵的感觉。许多人因此而把该楼称为中国西藏布达拉宫式的建筑。该楼也是永定县乃至客家地区现存的唯一一座宫殿式方楼。

福裕楼

——五凤楼的杰出代表

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由洪坑林氏20世林德山、林仲山、林仁山三兄弟经营条丝烟刀加工作坊而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之后,买田置地,大兴土木,由林仲山牵头合建该楼。因前低后高,外形九脊歇山顶,屋脊飞檐有5个层叠,如五凤腾飞,壮观气派,造型独特,故称为五凤楼。

该楼始建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坐西朝东,占地约4000平方米,三堂四落式。全楼共有166个房间、22个厅堂、28道楼梯、6个天井、2个侧门、2口水井、6个浴室。 

振成楼

——土楼王子

该楼坐落在洪坑村中南部,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俗称“八卦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

该楼坐北朝南,占地约5000平方米,由两环同心圆楼组合而成。外环土木结构,高4层,直径57.2米,内通廊式。楼内按中国传统《易经》八卦原理布局,以青砖防火墙分隔成8个单元,楼房呈辐射8等分,寓意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卦,每等分6间起脚为一卦。每卦关起门户自成院落,打开门户全楼贯通。每层2个厅、44个房间,共有208个房间。楼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幢高2层的耳房,半月形,砖木结构,每幢6开间,一幢为学堂,另一幢为条丝烟刀加工作坊,均以砖砌围墙围合天井自成院落,各开一拱门,与楼外环的边门相通。

该楼开创了将西方建筑文化融入客家圆楼建筑的先河,此后在永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85年,该楼模型作为客家建筑模型之一,在美国洛杉矶国际建筑模型展览会上展出。

承启楼

——土楼王

承启楼坐落在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该楼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而后依次建造第二、三环和第四环,清康熙四十八(1709年)落成。圆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5376.17平方米。因夯筑该楼外环土墙时,天公作美,土墙未受雨水淋蚀,故又名“天助楼”。

全楼由4圈同心环形建筑组合而成,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架构,内通廊式。外环为主楼,土木结构,高4层,直径73米。第二环高2层,砖木结构,每层40开间。第三层单层,砖木结构,32开间。第四环为祖堂,单层,比第三层稍低,使全楼形成外高内低、逐环递减、错落有致的格局。

该楼为环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客家圆形土楼,鼎盛时期居住800余人,现仍居住300余人。1981年,该楼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中国民居邮票,其中面值一元的“福建民居”便是该楼的图案。 

其他经典

永隆昌楼——最高最大的方土楼

永定县抚市镇的“永隆昌”楼,以高大著称。该楼因受地形限制,部分以沙滩为基地,填平工程特大,从填坝动工到整修完工,前后整整花去28年。主楼高五层半,占地都有一万多平方米。是方楼与五凤楼的组合建筑。主楼有福盛楼和福善楼两座,合计有92个厅,746个房间,144座楼梯,7口水井。

遗经楼

位于永定县高陂乡上洋村,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层,共有房间二百六十七间,51个大小厅堂。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着一座四层的楼房,并与主楼平行的四层前楼紧紧相接,围成一个巨大的方楼,如此环绕形成一个大“口”字。里面又有一组小“口”字形建筑,形成一个独特的“回”字形整体造型。真是“门中有门,楼中有楼,重重叠叠”,当地人都称它为“大楼厦”。中间为祖堂。前楼一左一右建有两所学堂,楼内子女可以在楼内就读,学堂中间是个石坪,前建有大门楼,大门高6米宽4米。在主楼后面有花园一座、鱼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设建筑。遗经楼共有280个房间。

馥馨楼——最古老的方形土楼

馥馨楼位于湖雷镇下寨村,是永定客家土楼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方形土楼,迄今有750年以上历史,堪称中原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占地1275.76平方米,高四层,墙身通体以生土夯成。馥馨楼没有石基,这是沿袭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术建筑形式,充分说明了永定客家土楼与黄河流域传统民居的渊源关系。楼四周有四米宽的护楼壕沟,门前设有吊桥通行。

永定客家土楼蕴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其封闭式的外体和配套的防御功能,是客家人徙居南方山区以求自保和生存发展的历史见证;宏大的建筑空间和多为内通廊式结构,是客家人聚族而居、敦亲睦族的文化体现;众多教化性质的楹联、学堂,是客家人修身齐家、忠义报国、崇文重教、勤耕苦读的世风反映;中轴对称和以祖堂为核心的布局,是客家人敬祖睦宗、尊卑有序的伦理追求;古朴的民俗风情,处处展现了中原传统文化的神韵。因此,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而各级领导、中外专家学者也对土楼赞誉有加:

2010年2月13日农历大年三十下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永定客家土楼考察。考察完承启楼后,胡总书记盛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永定客家土楼有着厚重的客家文化积淀。通过它,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土楼客家人对中原传统文化顽强的传承性、惊人的创造性,全方位地领略客家文化内涵,了解土楼客家人特有的匠心和智慧。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客家文化是土楼的灵魂。”——摘自2008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在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开幕式的讲话。

“土楼与客家文化息息相关。人们对拥有这么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非常珍惜,为之骄傲,而且在努力保护它、展示它。”——摘自2009年5月14日至15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组成员、香港大学建筑学系文物保护课程教授狄丽玲博士在永定考察时的讲话。

“客家土楼的魅力不在于建筑,在于代表客家文化,人与人和谐相处,相互尊重,有礼节有共同理念。”——摘自2008年8月14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一行回乡省亲祭祖在土楼王“承启楼”参观时的讲话。

“土楼是我们客家人长期奋斗的历史缩影,其中镌刻着客家人长期迁徙和生存的烙印。土楼文化千秋万世,昌荣无边。”——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台湾中华两岸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先生。

“闽西是客家祖地,在中华民族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曾经起到了关键性的历史作用。尤其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传统民居——永定客家土楼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它所蕴涵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生动反映了我们客家先人举族南迁的艰辛与曲折,反映了我们客家先人为适应和开辟新的生存发展环境而发挥出来的坚韧力量和创造力量,反映了我们客家先人在传承中原文化精华的同时又吸纳南方土著族群文化精华的智慧。因此,客家土楼就以它的独特形象,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很有光彩的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客家文化论坛组织·客家文化研究会”总顾问郑必坚先生。

“客家文化历经千百年的积淀,浓度很高,客家人在历史的行走过程中始终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有一种天然的使命。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说明土楼文化得到了世界的尊重。土楼传承着特别有活力的客家文化,成为客家文化象征性的物态体现。”——中国文化学者、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作家余秋雨

2000年,中国作协组织30多名专家、学者对永定客家土楼进行考察,他们作出了五句评价:永定客家土楼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文化上是博大精深的,在功能上是包罗万象的,在价值上是无与伦比的。还留下了赞美诗句:土楼不土洋楼羞,古城真古今风流,奇迹奇观奇天下,仙山仙水仙人楼。

漳州土楼

漳州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竹片、木条等夯筑而成,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也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

田螺坑土楼群

南靖县位于福建省南部的漳州市,是闽西、闽南交界处,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在此交汇,其中书洋、梅林等是客家民系乡镇,少数是畲族人。

南靖县境内居民大多数是明清时期及以前由中原辗转南迁的汉族人,其中有一部分是从永定县等地迁来的客家民系。客家人在山区开拓发展,建造了各类形状土楼15000多座,其中大型土楼有1300多座,基本上分布在书洋、梅林、奎洋、和溪等几个乡镇半径约25千米范围内的客家人聚居地。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都坐落在客家民系所在地。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上坂寮村的一条狭长小山沟里,在高耸入云的半山腰处,由5幢土楼组成田螺坑土楼群。

清嘉庆年间(1796-1820),黄氏村民开始建造土楼,村中间的步云楼,方形楼,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前低后高,从前厅到后厅堂层层而上,步步高升,高3层,每层22开间,共66间,占地1050平方米。右上方和昌楼,圆楼,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1936年与步云楼同时毁于战火,1952年重建,高3层,每层22间,共66间,占地1268平方米。右下方的瑞云楼,圆楼,始建于1936年,高3层,每层26开间,共78间,占地1063平方米。左下方的文昌楼,始建于1966年,椭圆形楼,楼高3层,每层32开间,共96间,占地1288平方米。左上方的振昌楼,圆楼,始建于1930年,高3层,每层26间,共78间,占地976平方米。

田螺坑东、西、北面环山,南面为大片的梯田,5座土楼依“金、木、水、火、土”进行布局,一个方形土楼属土居中,4座圆形楼环绕其上下左右。5座土楼恰似一朵梅花绽放在大地上,被戏称为“四菜一汤”。

2008年7月7日,田螺坑土楼群作为福建土楼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的步云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文昌楼被列入本体楼。

裕昌楼

裕昌楼坐落在南靖县书洋镇下坂寮村,由该村开基祖刘万亿创建于元朝中期,已有600多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裕昌楼为圆形土楼,高5层,直径36米,50个开间,内环楼一层,中心是祖堂,后半部由于靠山地下泉水旺盛,每家底层厨房内靠灶台边有一口水井,井深仅一米。用长水瓢随手可舀,井口还可加盖,取水极为方便。

裕昌楼最为奇特的是,不知出自何因,也不知始于何年,楼间栏杆多是倾斜的,或左或右或前或后,相依相靠相接相连,人称斜楼。所有柱梁都朝着不同方向有分寸而又恰到好处地倾斜,是一种圆形通廊的相互牵制,经历数百年风雨而没有倒塌的奇妙倾斜。

和贵楼

和贵楼坐落在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方形土楼,简氏民居,先祖简德润从永定县培丰镇洪源村迁来。

该楼建于清代雍正十年(1732),坐西朝东,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2001年5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位于书洋镇河坑村,客家人聚居地。据张氏世英堂族谱记载,河坑张氏世英堂肇基祖始祖是张氏得姓后第125世孙张念三郎。张氏先祖由永定县下洋镇迁到广东省大埔县开基后,张念三郎于明正统八年(1443)从广东打谱县小清迁到南靖县,先在书洋乡石桥村居住,后又移居曲江河坑。

河坑土楼群距南靖县城58千米。包括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等6座方形土楼,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等6座圆土楼和五角形的南薰楼共13座。其中年代最早的朝水楼建于1549年。河坑土楼群有仙山楼阁、北斗七星。

漳州土楼造型多样,有圆方、椭圆、半月、交椅、雨伞、风车、八卦等形状。第一座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的土楼是华安仙都二宜楼,被誉为“土楼之王”,是土楼中的优秀代表作,其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有“圆楼之王”、“国之瑰宝”之誉。

华安县沙建镇的“齐云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为中型椭圆形土楼,楼高2层,以普通夯土与部分泥砖成墙,底墙厚1.5米。楼呈横式,与屋后山体平行。

秀篆土楼

漳州诏安县秀篆镇的土楼大小共有100多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主要有圆形楼、方形楼、半月形楼、椭圆形楼等,2012年保存完好的有上洋村的和安楼(半月形),埔坪村的陈文楼(圆形),隔背村的阳春楼(半月形)、新屋圆楼(半月形),陈龙村的会龙楼(方形)、东泰楼(方形)、龙潭楼(椭圆形)、光裕楼(圆形),寨坪村的东阳楼(圆形),礤岭村的龙坑楼(圆形),青龙山村的永顺楼(四角形),乾东村的青龙楼(圆形),石东村的学耕楼(半月形)等13座土楼。秀篆土楼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年代最久远的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现存100年以上的土楼有10多座。其中隔背村的阳春楼建于明朝中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12年尚保存完好。保存最为完整且面积最大的土楼为陈龙村的龙潭楼,建于民国30年(即1941年),呈椭圆形状,最大外径约70米,平均分布60间房,高三层半。保存完整规模第二大的土楼是乾东村的青龙楼,建于1953年,呈圆形,直径60米,平均分布40间房,高三成半。坐落在龙潭楼周围的土楼还有会龙楼、东泰楼、光裕楼、龙云楼、长源楼、和阳楼、百顺楼、坎下楼、慰文楼、超然楼、茶盘楼、尚学楼、梅先楼、顺安楼、龙田楼、会顺楼等17座,形成一个较大的土楼群。

申遗过程

1998年5月,永定县成立了土楼申报世界遗产机构,启动土楼“申遗”工作。

1999年9月、10月,永定县政府和龙岩市政府先后正式向省政府、国家文物局呈报《关于请求将永定客家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请示》,并邀请中外著名世界遗产专家10多批到永定实地考察,指导,专家们对客家土楼的价值给予了肯定,对土楼“申遗”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1999年10月,华安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华安大地土楼群申报世界遗产”

参考文献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及农夫百科

原始创建:佚名

词条概况

版本编辑:1次

最近更新:2017-12-12

历史浏览:2939次

最新编辑:佚名

原始创建:佚名

词条标签:自然 , 旅游 , 文化活动 , 文化 , 地点 , 历史

阅读是一种智慧,分享无比快乐!

感谢阅读与分享本词条,每一词条都是您赢得财富和建造知识大厦的一块砖,一块块砖的堆砌必将成就卓凡不俗的您。欢迎收藏并拥有本文,请注册农夫大学网成为VIP会员,免费分享与下载,另有更多惊喜等着您。

做农夫大学网版主,参与相关活动,尊享农夫国积分计划福利,分享更多快乐与幸福,还有众多幸运实惠不恰从天而降被砸中机会,快来参加哦!

各类实用文档、海量文稿、上万册电子书,在线阅读与下载

成为农夫大学网VIP会员免费阅读与下载

云物库 - 土楼

所需农夫币:1.00元RMB/NFB

阅读是一种智慧,分享无比快乐!

各类实用文档、海量文稿、上万册电子书,在线阅读与下载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5-2018 农夫国 All Rights Reserved.